在吴冠中先生眼里,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、利益包装、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。吴冠中画价的惊人,引起了无数人对他画作的兴趣。

有反讽意味的是,大众所关心的画价变化,恰恰是吴冠中本人最不关心的。熟悉吴冠中的人都知道,其生活简朴,不尚虚华。吴冠中,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,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,后任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。1943年在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展,1993年初,人民日报海外版、解放军报与香港东方艺术中心联合举办“东方杯”国际水墨画大赛,邀请吴冠中、张仃、刘迅、刘勃舒、朱乃正、邓林、袁运甫、王明明、李松为评委。每每见到模仿评委画风的作品,评委们都会会心一笑:拿下!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选。模仿妨碍艺术家的真情流露。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吴冠中给大赛的题词是:“自家真情,勿效东施。”评一、二、三等奖及优秀奖。吴先生认真地审视每一幅作品,远看近观,有时屈膝下蹲审视作品,不时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,整整忙碌了一整天。吴先生曾经形象地概括了处理出入关系的诀窍。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:“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,然后把拖鞋扔了,在穿和脱的过程中,你就会找到自己。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。”

解读吴冠中无疑是一种徒劳。画家像是一个喜欢玩捉迷藏的顽童,当所有的艺术评论家拿着绳子要把他捆个结实,如果勉强要下一个结论,只能说,变,不断寻觅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手段,就是他的主线。